3年前 (2022-05-15)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120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王阳明详传》读后感:写给商业军事精英的心学大传

读完了高濑武次郎的《知行合一:王阳明详传》,花了我三个晚上的时间,没有想象中的那样让人耳目一新,也没看到日本学者研究王阳明的视角和深度有何独到之处,只是把王的一生简单梳理了一遍,其思想形成的脉络只做简略交代。

非常喜欢本书序言前的四张彩图,但看到序言是一个叫“余世存”的中国人写的,顿时对这本书的印象分大打折扣,就如一锅好汤掉进了一颗老鼠屎,不得已把序言部分剪掉了,只留下原书序。这是我的偏见。中译本应求“信,达,雅”,如果做不到就直译吧,把原著翻译出来即可而无需附上多余的文字。

说到翻译,赵海涛夫妇是非常用心的,如书中穿插的注释,补充等,况且文学和哲学是不同的研究方向,翻译当中遇到的困难会很多,能够把原著翻译得通俗流畅,而且为了保持日语文言体原貌选择了文言与白话相结合的现代汉语文体“归化”译出,是值得称赞的!

不过遗憾的是原著附录部分刊录了作者高濑武次郎教授于1915年8月上旬在日本立命馆大学哲学馆开设的夏季短期讲习会中以“朱子学与阳明学”为题的课堂讲义,总共计十节,其中从比较视角对阳明学与朱熹、陆象山及苏格拉底等哲学思想家的学说展开探讨,译者只列出简要目次,没有全文翻译出来。这一点在后记里也有说明。如果这一部分能够有人译出,这本书将会更完整、更丰满。

另外,书中较少详细阐述王阳明的思想,即使提到的三个讲学时期也仅粗略地介绍,而更多的笔墨则介绍王阳明的武功。

当然,立德、立言、立功缺一就不完整,我认为王阳明的战功是他成为圣人最重要的条件,甚至大于其思想。如没有赫赫战功,仅是一介满腹经纶的书生,在国家动乱,危难之时却不能经以致用,是没有多少用处的。

这里就说到了”内圣外王”的话题上了,虽说内因起决定最终,但没有外在力量的强大推动,也就是战功,王阳明不可能在他57岁离世前就在整个大明朝拥有那么高的关注度。因为有了这些光环,他的学说才有了被放大的机会。而书中对他学说没有过多介绍,只能寻找其他版本的传记或专著去深入了解王的思想。

本书号称与《传习录》《年谱》《名儒学案》一起并称为研究王阳明的重要资料,是写给日本商业、军事精英心学大传,也是介绍阳明先生一生最为权威版本,有些夸大其实了。但不可否认的是,书中为数不多的史料引用恰到好处,行文流畅,没有任何一丝突兀,显得真实可信。虽然和流传中的名头有一定差距,但仍不失为一部优秀的著作。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691.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