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光祖(1264年—?),字德辉,汉族,平阳襄陵(今山西临汾市襄汾县)人,元代著名杂剧家、散曲家。
郑光祖从小就受到戏剧艺术的熏陶,青年时期置身于杂剧活动,享有盛誉。郑光祖与关汉卿、马致远、白朴并列,后人合称为“元曲四大家”。
郑光祖一生写过18种杂剧剧本,以《倩女离魂》最为著名,是郑光祖的代表作。他的剧作词曲优美,甚得明代一些曲家的称赏。有时化用诗词名句贴切自然,然而也有过于雕饰的缺点。
除了杂剧外,郑光祖还写过一些曲词,留到今的,有小令六首,套数二曲。这些散曲的内容,包括对陶渊明的歌颂,即景抒怀,对故乡的思念,以及江南荷塘山色的描绘。无论写景抒情,都是清新流畅,婉转妩媚,在文学艺术的研究上有很高的价值。
同许多伟大的艺术家一样,尽管他们的作品数世纪来为人传诵,但他们本人的身世却鲜为人知。郑光祖也是这样,他默默地在艺术园地耕耘,把他的艺术成果奉献给民众,而又默默地离开了这个人世。
1、我量宽如东大海,志高如西华山。——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2、去时节杨柳西风秋日,如今又过了梨花暮雨寒食。——郑光祖《杂剧·迷青琐倩女离魂》
3、寒露初寒寒草边,夜夜孤眠月前。——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4、促织促织叫复叫,叫出深秋砧杵天。——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5、母子,天性也,母思其子,慈也;子思其母,孝也故母子为三纲之首,慈孝乃百行之原。——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6、当当响被秋风送,送到征人思故乡。——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7、我这里望中原,思故里,不由我感叹酸嘶。——郑光祖《杂剧·醉思乡王粲登楼》
8、唤起思量,待不思量,怎不思量!——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
9、怎相逢不饮空归去。——郑光祖《正宫·塞鸿秋》
10、风入罗帏,爽入疏棂,月照纱窗。——郑光祖《蟾宫曲·梦中作》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6626.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