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靖(571年-649年7月2日),字药师(一称本名药师),雍州三原(今陕西三原县)人,祖籍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县)。隋末至初唐时期杰出的军事家。
李靖列名“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位列十哲。晚唐以后逐渐被神化。后晋时追封“灵显王”,到南宋时累封为“辅世灵佑忠烈王”。
李靖一生征战数十年,为唐王朝的建立及发展立下赫赫战功。史家赞道:“近代称为名将者,英、卫二公,诚烟阁之最。”他的治军作战经验,进一步丰富了中国古代的军事思想和兵法理论。著有《六军镜》《卫公兵法》等多部兵书,多已失传。世传其与唐太宗论谈兵事的《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析理透辟,特别是对孙武兵法思想的析论,对后世影响甚大。
1、后则用阴,先则用阳;尽敌阳节,盈否阴节而夺之。——李靖
2、兵家胜败,情状万殊,不可以一事推也。——李靖
3、爱设于先,威设于后,不可反是也。若威加前,爱救于后,无益于事矣。——李靖
4、《孙子》谓多算胜少算,有以知少算胜无算。凡事皆然。——李靖
5、凡将正而无奇,则守将也;奇而无正,则斗将也;奇正皆得,国之辅也。——李靖
6、有制之兵,无能之将,不可败也;无制之兵,有能之将,不可胜也。——李靖
7、故习兵之学,必先繇下以及中,繇中以上,则渐而深矣。——李靖
8、攻是守之机,守是攻之策,同归乎胜而已矣。若攻不知守,守不知攻,不惟二其事,抑又二其官。——李靖
9、善战者,立于不败之地,而不失敌之败也。——李靖
10、夫决胜之策者,在科察将之材能,审敌之强弱,断地之形势,观时之宜利,先胜而后战,守地而不失,是谓必胜之道也。——李靖
11、若兵无先备则不应卒,卒不应则失于机,失于机则后于事,后于事则不制胜而军覆矣。——李靖
12、兵之情虽主速,乘人之不及。——李靖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4673.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