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评分
次,平均分 :
章学诚(1738年-1801年),原名文镳、文酕,字实斋,号少岩,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清代史学家、史学理论家、方志学家、目录学家。中国古典史学的终结者,方志学奠基人。
章学诚倡六经皆史之论,治经治史,皆有特色。他一生颠沛流离,穷困潦倒,曾先后主修《和州志》《永清县志》《亳州志》《湖北通志》等十多部志书,创立了一套完整的修志义例。并用毕生精力撰写了《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史籍考》等论著,总结、发展了中国古代史学理论,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其《文史通义》与唐代刘知几的《史通》齐名,并为中国古代史学理论的“双璧”。其著作《校雠通义》是目录学理论专著。
在文献分类、编目、着录等方面,章学诚主张书目分类体系及类目设置应随学术的发展和图书的变化而变化,提出撰写类叙和提要、编制索引、采用互着和别裁等许多有价值的意见和方法。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其专精。——章学诚
2、记诵之法,学问之舟。——章学诚
3、文辞犹金石也,志识炉锤也。——章学诚
4、学文之事,可授受者规矩方圆,其不可授受者心营意造。——章学诚
5、读书如饭,善吃饭者长精神,不善吃者生疾病。——章学诚
6、有天下之史,有一国之史,有一家之史,有一人之史。传状志述,一人之史也;家乘谱牒,一家之史也;部府县志,一国之史也;综记一朝,天下之史也。——章学诚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4488.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