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浙江省杭县(今杭州)人,出生于北京,原名梁治华,字实秋,笔名子佳、秋郎、程淑等,中国现当代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景星学社社员,武学泰斗施承志弟子。
梁实秋不仅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而且是中国国内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权威,中国翻译《莎士比亚全集》第一人。
梁实秋是中国国家社会党党员,否认文学有阶级性。
梁实秋曾被鲁迅先生斥为“丧家的资本家的走狗”,毛泽东也曾把他定为“为资产阶级文学服务的代表人物”。
梁实秋最基本的观点就是文学要表现普遍的、永恒的人性。人性论是他思想的核心。
1、人在有闲的时候,才最像是一个人。手脚相当闲,头脑才能相当地忙起来。——梁实秋
2、“与朋友交,久而敬之”。敬也就是保持距离,也就是防止过分的亲呢。要注意的是,友谊不可透支,总要保留几分。——梁实秋
3、没有人不惜他的生命,但很少人珍视他的时间。——梁实秋
4、以一般人而言,最简便的修养方法是读书。——梁实秋
5、我一向不相信孩子是未来世界的主人翁,因为我亲眼见孩子到处在做现在的主人翁。——梁实秋
6、知识无涯,而生命有限。既要博古,又要通今,时间实在不够用。所以,用功读书开始要早。青年不努力,更待何时?——梁实秋
7、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乃是人间无可比拟的。——梁实秋
8、行万里路,究不若读万卷书之重要。——梁实秋
9、读书,永远不恨其晚。晚比永远不读强。——梁实秋
10、谈话,和作文一样,有主题,有腹稿,有层次,有头尾,不可语无伦次。——梁实秋
11、叔本华的哲学是:痛苦是积极的实在的东西,幸福快乐是消极的根本不存在的东西。所谓快乐幸福乃是解除痛苦之谓。没有痛苦便是幸福。——梁实秋
12、文明不是短期能积累起来的,但却可以毁灭与一旦。——梁实秋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4099.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