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尔专注儿童文学创作40余年,致力于为儿童打造一个自由、充满想象的童话世界。
而他笔下那条《好饿的毛毛虫》更是风靡全球,被翻译超过50种语言版本,销量过3300万,的确可以称得上是绘本界的一个传奇。
这本书不仅采用了拼贴的方式,还带有特殊的立体、折页设计,赋予书本阅读和游戏双重特性。无论大朋友还是小朋友,都爱不释手。
《爸爸,我要月亮》,教10岁妹妹写这篇书评,读完以后,问妹妹
“你觉得这篇写了什么?”,
“关于父爱吧”
“还有呢?”
妹妹就不明白该怎么详细回答了。
我解释说:“感动我的是父亲为了女儿的想要月亮的愿望,准备了长长长的梯子,搭在高高高的山峰上,和大大大的月商量下来陪女儿玩一下,此举显示出父亲尽力满足女儿的愿望,竭尽全力不辞辛苦”。
当说到这里的时候,妹妹抢着说:“对对对,现在的很多父母,如果你和他要月亮,他会说我可抓不着,要不就是说你还想上天呢,根本没有竭尽全力为孩子做这件事,巴拉巴拉~~”。
说到这里,我觉得妹妹能明白一个父亲的爱,究竟使了多大劲,才算是真正无私的爱和陪伴,之后又解释了一下月亮变大变小和消失的天文现象,妹妹高兴的去写书评了,而且这篇书评不会是书中句子的摘抄,一定会有自己的感受。
最近看绘本,我摊开绘本以后,她会抢着说:“这本我看过”,我问:“讲的是什么事情呢?”,她会不好意思的说:“我就看了几页”。
小孩子看绘本,可能或多或少都会看不明白和有疑问的地方,如果家长不及时解答,孩子就会走马观花的看看画面和一些书中的异形结构,不仅从中学不到什么,而且看的多了还会失去对绘本的兴趣。
家长拿到一本绘本,首先自己要先看,多角度分析下绘本内容,有什么兴趣点可以分享给孩子,有什么新鲜的内容、有意义的道理、或者你觉的孩子会忽略掉的地方,都可以启发孩子去感受这本绘本传达出来的“力量”,孩子大部分时候,都会对家长提出的见解加以扩充或者延伸,还有不少对于画面有趣的提问和畅想,期待父母更有趣的解答,亲子阅读这样做的话,寓教于乐的价值就有了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375.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