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评分
次,平均分 :
朱熹(1130年10月18日-1200年4月23日),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中国南宋时期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
朱熹是“二程”(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与二程合称“程朱学派”。
他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
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闽学代表人物,被后世尊称为朱子。他的理学思想影响很大,成为元、明、清三朝的官方哲学。
1、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朱熹
2、读书之法无它,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3、读书譬如饮食,从容咀嚼,其味必长;大嚼大咀,终不知味也。——朱熹
4、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
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6、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朱熹
7、为学之道,莫先于穷理;穷理之要,必先于读书。——朱熹
8、熟读之法,于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为学,正如撑上水船,一篙不可放缓。——朱熹
10、古之君子如抱美玉而深藏不市,后之人则以石为玉而又炫之也。——朱熹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360.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