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枷锁》是毛姆的一部小说,小说以菲利浦的人生经历为线索诠释了人性的种种问题。
作者以“枷锁”作为对人性的理解,这引起了读者的广泛的共鸣。从这部小说中,我强烈地感受到:
人性的第一把锁是接纳自我。“渴望完美”是人性,而客观现实的不完美常常会给人带来难以名状的“痛苦”。
“每个人都是被上帝咬了一口的苹果”人们往往过于在于自己的残缺部分,而大大影响了生命的质量。小说中的菲利浦,童年失去双亲、不得不寄人篱下,而且天生跛脚,这一切不完美,使他主动束缚自己,不愿意与人交往,竭力掩饰自己的缺陷。
上小学以后,他的这些缺陷被同学与环境进一步放大,他反抗、他祈求上帝帮助他消除“缺陷”,但是这一切都是徒劳。直到他自己慢慢成长接受了这一切完美,他发现自己的跛脚,并不会影响自己的学习出色,自己的跛脚不会影响自己交到好朋友,自己的跛脚不会影响,他追求自己的梦想。
毛姆以这样的方式,告诉读者,人性的枷锁可以打开,钥匙就在自己的手里、心里。只要自己愿意、自己想打开,就可以打开人性的枷锁。如果忘记这一点,那么祈求上帝也没有用。
人性的第二把枷锁是任性执着。这表现在菲利浦对爱情问题的解决上。他为了爱情远赴巴黎去学习绘画,之后经过两年的努力,经历了范尼的走投无路,自杀身亡和种种失败之后,他发现自己不适合在美术方面发展,并果断放弃美术学习。
之后,他开始关注伯父的建议,并最终决定学医,这对飞利浦而言是一个进步。然而,在学医时,爱情这个不速之客光临,他因为爱情而严重影响了自己的学业,而且受到了严骏考验。
这启示读者,面对生活人应当学会与自己的性情和谐相处,而不是一味地任性执着。爱是自己的事情,为爱付出就付出了,不必抱怨别人是否回应同样的爱。
记不清谁说过,“人生就是戴着镣铐跳舞”,我觉得,每打开一把枷锁就意味着我们的一次成长,当我们打开人性的所有枷锁时,忽然发现自己已经不再有跳舞得激情。正是:
行道水穷处,坐起看云时。
君问穷通理,大漠孤烟直。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3305.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