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2022-09-11)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105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曹寅与康熙》读后感:现实中的红楼梦,君臣、主仆和儿时玩伴

这本书与《红楼梦》其实无甚瓜葛,因为有红学研究者认为,曹雪芹著《红楼梦》的灵感正源于曹家在雍正朝的衰败。

只不过从这样的故事中,确实可以品出现实中的红楼一梦。

本书详细论证并介绍了《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祖父曹寅的人生,真实再现了曹寅作为康熙家臣和耳目的秘密生活,反映了康熙皇帝多疑狡诈的一面、清王朝统治策略及特殊的君臣关系,再现了清代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的生动画面。

由于康熙的奶妈是曹寅的母亲,所以在一定程度上康熙会对曹寅的母亲有种别样的情感,从南巡到曹母家时就已经有所抒发,想必发小的康熙和曹寅的关系从小就有比较厚实的基础,但基于皇权和包衣的身份,康熙也会不得不保持距离,以便树立皇威。皇帝一般都以孤家寡人自称,但对于康熙,曹寅的存在确实是他在晚年所能挂念和回忆的部分,尤其在曹寅作为耳目在江南的时候,那种信任感是前所未有的,甚至在曹寅过世后,康熙对曹家嗣子关于曹家的大小事务的过问,可以看出康熙是那么挂念曹家。要是没有皇室包衣的身份束缚,没准他们两可以称兄道弟......

织造一职比较复杂,其本职工作是“御用礼服及四时衣服,各宫及皇子公主朝服衣服,均依礼部定式,移交江宁、苏州、杭州三处织造恭进”。通俗地说,三织造就是为皇室提供衣用穿着的一个部门。

大家简单地认为,曹寅就是康熙的提款机,这有些偏颇了。曹寅还有另外一项重要的权力,可以向皇帝递“密折”。康熙时期,密折制度很简单,不需要上奏,也不需要向朝廷报告,直接就可以呈送到康熙的手中。

也就是说,江南三个织造局,还拥有监视地方官员的使命,随时可以向皇帝密奏地方官员的一切,这也是很多地方大员,给曹家面子的原因之一。康熙也经常嘱咐曹寅,“密折”之事,一定要小心,小心,在小心,皇帝害怕曹家因为密折之事,遭受杀身之祸。

作者史景迁(Jonathan D.Spence),世界著名汉学家,现任美国历史学会主席。“史景迁”一名意在“景仰太史公司马迁”,也是别有一番用意。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2351.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