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石公(?-前195年),下邳(今江苏邳县)人。秦汉时期思想家,军事家,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被道士列入道教神谱。
早年为躲避战乱,隐居于下邳。三次试探张良,授予《太公兵法》,辅佐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
1、贤人之政,降人以体;圣人之政,降人以心。——黄石公
2、贤人君子,明于盛衰之道,通乎成败之数,审乎治乱之势,达乎去就之理。——黄石公
3、君人者乃作乐以节之,使不失其和。——黄石公
4、治理国家的原则,在于依赖贤士与民众。信任贤者如同自己的心腹,使用人民如用自己的手足,政令便不会有什么纰漏了。——黄石公
5、见已生者慎将生,恶其迹者须避之。——黄石公
6、善善不进,恶恶不退;贤者隐蔽,不肖在位;国受其害。——黄石公
7、事物的本末没有显示出来之前,一般人是难以认识其本质的。天地运行的玄妙规律,可以通过万物的变化表现出来。——黄石公
8、夫主将之法,务揽英雄之心,赏禄有功,通志于众。故与众同好,靡不成;与众同恶,靡不倾。治国安家,得人也;亡国破家,失人也。——黄石公
9、地薄者大物不产,水浅者大鱼不游,树秃者大禽不栖,林疏者大兽不居。——黄石公
10、主,不可以无德,无德则臣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失权。臣,不可以无德,无德则无以事君;不可以无威,无威则国弱,威多则身蹶。——黄石公
11、夫用兵之要,在崇礼而重禄。礼崇,则智士至;禄重,则义士轻死。——黄石公
12、同志相得,同仁相忧,同恶相党,同爱相求,同美相妒,同智相谋,同贵相害,同利相忌,同声相应,同气相感,同类相依,同义相亲,同难相济,同道相成,同艺相规,同巧相胜:此乃数之所得,不可与理违。——黄石公
13、根枯枝朽,人困国残。——黄石公
14、赏不服人,罚不甘心者叛。赏及无功,罚及无罪者酷。听谗而美,闻谏而仇者亡。——黄石公
15、用兵的要义,在于注重礼节,厚给俸禄。注重礼节,智谋之士便会前来投奔,厚给俸禄,忠义之士便会视死如归。——黄石公
16、德足以怀远,信足以一异,义足以得众,才足以鉴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也;行足以为仪表,智足以决嫌疑,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财,此人之豪也;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见嫌而不苟免,见利而不苟得,此人之杰也。——黄石公
17、众疑,无定国;众惑,无治民。疑定惑还,国乃可安。——黄石公
18、将拒谏则英雄散,策不从则谋士叛。——黄石公
19、足寒伤心,人怨伤国。——黄石公
20、德同势敌,无以相倾,乃揽英雄之心,与众同好恶,然后加之以权变。——黄石公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2338.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