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2022-08-22)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309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哈佛中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读后感:与世界靠拢的清朝,中华封建制度的最后挣扎

作者罗威廉,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代表作《红雨:一个中国县城七个世纪的暴力史》等。《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是哈佛中国史的最后一部,主要讲述了清朝的整体社会状况,从君主专制发展的顶峰,逐渐衰亡,至此历时2000年之久的封建帝国告终。

清朝成为中国封建制度的最后一个帝国。从1644年清军入关到1911年清朝灭亡,满洲人统治天下268年,也是少数民族入住中原时间最长的一个。《哈佛中国史06•最后的中华帝国:大清》以全面的视角看一个帝国从封建制度逐渐打开国门,与世界接近。

在内容上,从书中看到的清朝,分成两个阶段,一是闭关的封建帝国,延续着中国的“传统”;二是打破陈旧,受到西方世界的冲击,中国已经并不完全受自己控制,而是开始融入世界之中,西方国家侵略、战争随之而来。同时,书中还涉及清朝的政治体制、地域的扩张、文化、经济、内乱以及国外的挑战等。在写作风格上,与前五本相比,本书对发生的大事件更加具体化,有趣味性,通俗易懂。

在闭关锁国阶段的大清,经历过最为兴盛的时期。漫长的18世纪,清朝幸运地拥有三位明君,康熙、雍正、乾隆,其中两位在位超过60年。康熙平定三藩,征服内亚,将经济生产恢复,人口增长;雍正年间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乾隆歼灭了准噶尔家族,扩大地域,巩固经济。

而世界各大国,据史料记载,17世纪中期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翻了英国的封建专制制度建立了君主立宪制度;1789年法国爆发大革命,废除了封建统治阶级特权;美国宣布独立等,种种的迹象都表明着世界出现新的形式,传统封建制度终将结束。大清也不例外。在书的《西方的冲击》中出现,英国的东印度公司17世纪在南亚活动,清朝与英国的商贸中,中国由于茶叶、丝、瓷器等物品利润大于英国,至此英国为了更多的财富,向中国销售鸦片。

清朝的晚期内部矛盾突出,屡次出现叛乱,白莲教、太平天国运动等几乎推翻清朝,外界工业革命完成。沿海贸易的打开,随之战争的到来,使大清朝摇摇欲坠。这时的战争已不是中国内部的,而是对面世界。

虽然清朝想与世界靠拢,无奈思想和制度的束缚,这也是最后无奈的挣扎!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2126.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