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名轲,字子舆,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是孔子之后、荀子之前的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孟子宣扬“仁政”,最早提出“民贵君轻”思想,被韩愈列为先秦儒家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元朝追封为“亚圣”。
孟子的言论著作收录于《孟子》一书。其中《鱼我所欲也》、《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寡人之于国也》和《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等篇编入中小学语文教科书中。
1、自暴者,不可与有言也;自弃者,不可与有为也。——孟子
2、穷困便独善其身,得志便兼善天下。——孟子
3、人人都可以当尧舜这样的好人。——孟子
4、君子量不极,胸吞百川流。——孟子
5、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孟子
6、育才造士,为国之本。——孟子
7、说诗者,不以文害辞,不以辞害志。以意逆志,是为得之。——孟子
8、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也。——孟子
9、有为者辟若掘井,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孟子
10、君子不怨天,不尤人。——孟子
11、言近而指远者,善言也。——孟子
12、不耻不若人,何若人有?——孟子
13、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非不能也,是不为也。——孟子
14、故天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家必自毁,而后人毁之。——孟子
15、生,我所欲也;义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义者也。 士贵立志,志不立则无成。 说大人则藐之,勿视其巍巍然。——孟子
16、君子莫大乎与人为善。——孟子
17、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恭者不侮人,俭者不夺人。——孟子
18、不以规矩,无以成方园。——孟子
19、爱人者,人恒爱之;敬人者,人恒敬之。——孟子
20、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孟子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1601.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