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得不说的是央北写的《杨绛传》很有画面,他的文字很有带动感,让我恍惚间看见一位抱着书本行走在清华园的少女、看见一位牵着孩童挽着丈夫的少妇、看见一位坐在书案前黯然执笔的老妇人,看见最后她抬头望向天上的两个人,微笑着走过去,他们仨…终于可以一起回家了。
书中有太多个瞬间牵扯着我的情绪。杨绛与钱钟书在清华园相遇,莫名的情愫在我心中涌动,似乎看见了我的“钱钟书”从书里走出来与我相遇似的;被两个人充满书香气的恋爱所感染,不禁让我想到被科技所绑架的时代,会有人愿意与我一同把约会场所定在图书馆吗;小阿媛降生时,钱钟书盯着这个小家伙看的样子让我想起我的爸爸,我好像可以跨越时空看到那个在婴儿房双手颤抖如同抱着珍宝的爸爸;
杨绛用一双执笔的手为钱钟书扫去尘世的烦忧,只为让他专心创作《围城》,这便是爱情最奇妙之处吧,明明是两个素不相识的人,却甘愿为对方付出,就像书中说的“都说真正爱上一个人会觉得自卑”,但只因有爱,连这份自卑都是甜蜜的;杨绛说“围在城里的人都想逃出去,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很多人把这段话比喻为婚姻,但我认为不只是婚姻,人生也是围城,有些人在自己的天地中聊以自娱,有些人却彼此憧憬着对方的天地;
钱钟书在大跃进时期时曾说“如果我们没有说话的自由,那么至少我们有沉默的自由”,这是对于时代洪流最无力却又最坚毅的反抗;再从干校回北京不久后,钱钟书给杨绛做了份早餐送到杨绛面前时,杨绛诧异的问“谁给你点的火?”,他邀功似的对杨绛说:“我学会画火柴了!”,看到这儿我再也忍不住的想开怀大笑的冲动、也顾不得旁人的眼光,指着书本说了句“顽童!老顽童!”随后便向书店身旁看书的人们致了歉意,大家也都相视一笑,随后各自回到各自的书中世界;
阿媛和钱钟书相继离开对杨绛来说无疑是双重打击,并借哲学书《柏拉图对话录》试图安慰自己并且逃避悲伤,试图解释人世间的悲欢离合。彼此相守的一生也在钟书迷路中而告终。
这本书也终于在我被感动的涕泪交垂中结束了。书中让我最难忘的就是杨绛与钱钟书秀的这一手高端恩爱,即使生活窘迫也不曾松开彼此的手,在无数个艰难的岁月始终陪伴着对方,因为身边有个你,便也有了苦中作乐的勇气。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1513.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