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药眠(1903.1.14-1987.9.3),原名访荪、黄访、黄恍,笔名有达史、黄吉、番茄等,广东梅县(今梅州梅江区)人。中国政治活动家,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文艺理论家、教育家、美学家和新闻工作者。
青年时期,追求民主与科学,积极参加爱国民主运动。
黄药眠是民盟的杰出的理论家和宣传家,民盟高校领导体制改革小组的负责人,六教授成员之一。
黄药眠是一个十分杰出的抗战文艺战士,他除了创作了大量的饱含悲愤之情的抗战诗歌,对民众中的抗战热情起到了极大的鼓舞作用外,作为中国文协桂林分会的常务理事兼秘书,他实际上负责着除四川之外的西南大后方抗战文艺的理论导向工作,发表了《抗战文艺的任务及其方向》《目前文艺运动的主流》等长篇论文。
他还负责组织了桂林文化界“关于民族形式问题”的讨论。经常组织举办有关诗歌创作、诗歌形式的研讨会,并发表了大量的关于诗歌批评的论文,对当时中国诗歌创作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业余他还举办各种文学讲习班,培养了大批文学青年,因而在当时的桂林文化界被人们称为黄大师。
1、书,是经由别人咀嚼过的现实所形成的思想。读书,必须经过自己的咀嚼,取其精华,弃其糟粕。——黄药眠
2、我们向现实面对面思考,而不是借古人的头脑来思考。——黄药眠
3、一定要试着写一些作品,写成功也好,写不成功也好,你都会有体会,那时,你就会知道哪类理论与概念是有用的,哪类是无用的。——黄药眠
4、在冰峰雪岭上不也开出雪莲来了吗,你看他是否比荡漾在水中的睡莲更娇艳?——黄药眠《祖国山川颂》
5、虽无彪炳英雄业,却有忠诚赤子心。——黄药眠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s://www.shufeijie.net/1164.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