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 (2022-05-17)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428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读后感:放下即是得到,转变也需要勇气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是艾妮塔·穆劄尼。主要讲她经历到怎样的死後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给人们的生命讯息。

读这本书之前,我最关心两点:第一,为什么人会得癌症?第二,怎么才能自愈或者说开发出潜在的能量?读完之后,这两点的答案仍然模模糊糊,但也并非一无所获。

为什么人会得癌症?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期待的就是一个答案,一套依赖于某种理论或因果关系的解释系统,一种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逻辑。

在这之前刚好也看了《癌症真相》,其中的解释是癌症是基因突变,也就是现代医学的解释,然而为什么会突变?为什么有时候突变就致癌了,而有时候存在突变也不会发病?到底是什么在主导人的发病机制?这些问题还无法解释,一切都是基于统计的规律总结或纯粹只是猜测,正如Anita书中的“手电筒”比喻——我们只能理解我们已经理解的东西。

而Anita的理解是,她会患癌症是因为曾经的人生充满了恐惧,身体只是灵魂的外在表现。I am a soul and I have a body.

这可能是她个人的真实体验,然而怎么解释那些小小年纪就身患绝症的儿童呢?他们短暂的生命里能有多少负面情绪呢?

此外,Anita也使用了“织锦”的比喻,来说明人与人之间的联系和人生轨迹的存在——她不是“生了病”,而只是走到了生命的这个时间点。我非常喜欢这个比喻,很形象,然而也有些困惑,如果这样的生命轨迹是存在的,那岂不是说人生是注定的?即使那些负面情绪的出现也是不可避免的,因为它们衍生出了我们每时每刻的生命轨迹,一切都是宇宙的安排。

虽然还是有很多不能理解的地方,但这种解释确实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对生命状态迷惑不解的焦虑和对死亡的担忧恐惧。如果死亡是肉体障碍的消除、灵魂的完满,那么不管是自己面对死亡,还是面对亲人的死亡,都的确可以拿出一种更为超脱的态度。平静地放手。Just let it go.

那么怎么获得自愈的力量呢?尽管Anita说了很多次,爱自己,让自己成为爱,但我还是无法真正理解其中的含义,也许就像她说的,有限语言本身也是思想传播的阻碍。希望我已经得到了一颗火种,在适合的时机就能燎原,带来顿悟。

不过,Anita的一个观点还是给了我启发——带来自愈力量的不是“正面思考”,而是“觉知”,不要去捍卫信念,因为信念本身会带来价值审判,而“觉知”是无偏见、无判断的意识,接受自己和事物本来的样子,才能知道什么是本来的样子。

认识自我,按照内在的兴趣或动力去生活,这是很完美的状态,但并不容易。

一方面是因为可能不知道自己真实的兴趣和动力是什么,太多地受到了文化、传统、社会观念和身边的人的影响,换句话说,早就习惯了向外在寻求答案,内在的独立性已经被掩盖。

其次,即便知道了真实的自我兴趣,转变也需要勇气。这些可能都需要一定的契机、或借助生活变故的冲击来实现。自我想象是很难做到的,因为想象到的只能是已知、已体验的东西。

书中的后半部分,确实有些读者说的,金句不断,而其描述的也基本上是一个纯粹唯心的世界。

不得不说,唯心的世界观在心理治疗方面可能会带来积极的作用。而我们习惯了客观的认知方式,习惯了将自身视为茫茫世界中的一个粒子,很难相信自身也蕴含着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足以让癌症痊愈!这种感觉有点像有人已经掀开了窗帘的一角,告诉我们外面有一个玄妙的世界,而我们却不得其门。

但我们总归会去向那里的,放下即是得到。这就是这本书让我觉得安心的地方。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730.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