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在《论语》的开篇,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关于学习给人带来的提升和进步,交友给人带来的开心和欢乐,大多数人都有体会,
但最重要,也是最难的是,能做到人不知而不愠。
每个人活在这个世上,都有寻求他人理解的本能和天性。
但我们的烦恼和痛苦却常常是,我们只会被一部分人理解,但却常常企图获得所有人的理解。
这个理解,包括你为人处世的动机和初心,也包括你个人的理想和追求,甚至也包括他人对你的评价和论断。
这是个充满误解的世界,因为每个人的角度不同,高度不同,乃至出发点不同,所以偏见就必然存在。
甚至不乏有恶意之人,故意曲解你,故意诋毁你,乃至故意污蔑你,要在这样的境况之下,
做到平常心对待,不生气,不动怒,极其考验一个人的功夫,定力和修为。
-贰-
大概我们都看过“曾子杀人”的故事。
有一次,孔子的弟子曾子别了老母,离开了家乡,到费国去。不久,费国有个和曾子同姓同名的人杀了人。
有人听到这个消息,也没有弄清情况,就去告诉曾子的母亲:“听说你的儿子在费国杀死人了。”
这时,曾子的母正在织布,听了这个消息,头也不抬地回答说:“我的儿子是决不会杀人的!”她照样安心地坐着织布。
过了一会,又有人来说“曾子杀人!”曾子的母亲仍不睬,还是织她的布。
过了不久又跑来一个人,同样地说:“曾子杀人了!”
听了第三个人的报告,曾子的母亲害怕了,立即丢下手中的梭子,急急忙忙地跳墙跑了。
大多数人把这个现象归因为“谣言可畏”。
但我却以为,它更深层次的反映了个体在面对庞大的舆论压力时,所表现出的近乎扭曲的不相信。
如果曾母真对儿子的品行,足够了解,她没必要逃跑。
即便曾母的儿子真杀了人,曾母要做的反而是留下来,
跟儿子一同承担后果,因为内心的底线和道义,不允许她逃跑。
我们为什么那么害怕流言蜚语,说到底是我们内心有魔鬼,它们让我们变得脆弱,变得贪心,甚至变得自卑。
做过的事,不敢承认,流言一起,你心里就有亏。没做过的事,心里也有愧,害怕被误解以后,失去他人的喜欢和认可。
前者是自己的心不安,所以得不到他人的理,后者是得自己的理还不够,还要得到他人给你安的心。
什么是心安理得,这个心,这个理,都来自于你自己。你若问心无愧,你怕什么,你什么都不必怕。
当然说起来很简单,做起来很难,毕竟人不知而不愠,那可是孔子笔下,所谓君子才会有的德行呀。
-叁-
人越年长,就越佩服生活当中,那些保持沉默,不抱怨,不解释,不争辩的人。
包括我自己,也还处在一个非常浅薄的认知水平中。
道理看似都懂,但也常常做不到,也常常会有感到委屈,就要倾诉,甚至非要把它讲出来的时刻。
曾看过一则故事。
广钦老和尚在大陆的承天禅寺,住山十余年潜修,后来又下山回到寺庙里做事,曾经在大殿里看管。
有一天,寺庙的执事召集大家开会,说是大殿功德箱里的香火钱被人偷了,大家一定要找出来谁偷去了。
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地猜测,认为大殿里只有广钦老和尚在那里守着,别人都不会偷,肯定是广钦老和尚监守自盗。
从此,大家都不再搭理广钦老和尚,以为他在山上修行了这么多年,还是没有改掉贪心的毛病。
大家每天都对他翻白眼,不与他为伍,每天都冷落他。有的人甚至要把广钦老和尚赶出寺院。
而广钦老和尚毫不在意,依旧淡定自如,每天早起同大众一起做早课,一起用斋,一起做事。
过了好几天,寺庙的执事和尚把大家召集到一起宣布:香火钱并没有被人偷去,这是想考验一下广钦和尚的修行境界。
从此,大家对广钦老和尚刮目相看,可是,广钦老和尚仍然那么淡定自若,仿佛了无一事,仍旧每日平和地修佛念经。
一个人要在被误解时,没有歇斯底里的辩解,在沉冤得雪时,没有扬眉吐气的感慨,至始至终平常心对待,这才是表里俱澄澈的高人和圣人。
-肆-
有一句话说,既然自己问心无愧,就不必在意别人怎么评价。
其实,一个人如果没有一种被人误解的执念,就不会有想要解开它的强烈诉求。
就如上面提到的广钦和尚,他在被平冤以后,并没有如释重负的轻松感,因为原本他的心一直处在坦然自若的状态。
一个人要做到不知不愠,大概需要三层境界。
第一层,别人不知,你会找理由说服自己不生气。
第二层,别人知与不知,你其实并不在乎,也不在意。
第三层,别人不知,你不动气,别人知了,你不动心,如如不动是最高的智慧。
最近有一件事,特别有感触。
一个男子,在七年前被前女友在言论导向上恶意坑害,或许是出于最后的善良,他并没有对此有过任何回击和解释。
但七年后,他的前女友露出了本性中的丑陋处,被大众攻击,原本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清白,对此无须再理会。
但一直沉默的他,或许是出于这么多年以来的“忍辱负重”,为此有了一句不那么厚道的发声。
也许他并无墙倒众人推的本意,但至少他的表达,说明了他内心一直有常年不化的恨意。
我不太喜欢“忍辱负重”这个词,因为无论一个人藏得再深,忍得再久,这说明他心里还是有怨气的。
真正的豁达,连忍辱和负重的感受都不会有,他们不过是诚实地去做自己,无论在被冤枉时,还是被澄清后。
在《论语》里,还有一句,大家耳熟能详的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大概所谓的坦荡,不仅是你没做过对不起天地,对不起良心的事,还包括在被误解时,依旧能做到不知不愠。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6147.html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