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年前 (2023-03-19)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9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尼金斯基手记》读后感:天才和疯子之间,本来就只有一层纱

尼金斯基手记》是一本由(俄)尼金斯基著作,其实是后人整理的他的手记。读《尼金斯基手记》,必须先读尼金斯基的一生。

瓦斯拉夫·弗米契·尼金斯基,生于乌克兰基辅,年仅10岁的他进入圣彼得堡帝国芭蕾舞蹈学校学习。

十八岁时便以天才的表演艺术闻名全俄。后加入佳吉列夫创建的俄国芭蕾舞团,编导、演出了《牧神的午后》,《春之祭》等不朽芭蕾巨作。在一战期间,尼金斯基离开俄国芭蕾舞团,与舞蹈家罗茉娜结婚并旅居海外。1919年,不到30岁的尼金斯基接演了人生的最后一个“角色”——疯子,被送入精神病院,直至1950年逝世。

尼金斯基从舞校毕业到名震欧美、被尊为“舞蹈之神”,仅仅是两、三年光景﹔他活跃舞台只有十年左右,却率先为男芭蕾舞者争取到台柱地位﹔他编舞的作品不多,却成为芭蕾发展史上一个关键人物。

几乎只要提及尼金斯基,就得在后面缀上佳吉烈夫的名衔。是呀,后者发掘了前者,像皮格梅梁一般对自己的作品高度赞赏着,并把这个作品推向世界。

佳吉烈夫按现在的说法就是尼金斯基的经纪人,他调动所有的人脉栽培尼金斯基,这个时期的尼金斯基的确如鱼得水,不仅在纯舞蹈技巧上处于巅峰,而且还发挥了创编的才能,有《牧神午后》和《春之祭》这样开一派先河的芭蕾名作传世,连沙皇的心肝巴芙洛娃都强烈嫉妒他。

这期间还发生很多轶事,尼金斯基禁欲风格的外表倒对异性和同性都有致命吸引。《玫瑰精灵》公演期间,每次下场后尼金斯基的舞衣都残破不堪,太太小姐们疯狂地把缝制在他身上的花瓣撕扯下来留做纪念。

佳吉烈夫与尼金斯基公然出双入对。一方面,佳吉烈夫对尼金斯基呵护备至,为他提供最好的创作条件,另一方面,又在他的周围制造真空,不让他接触现实社会。佳吉烈夫要让尼金斯基完全附属于自己,就像魔术师牵制木偶一样,由不得他有半点儿自我意识。

尼金斯基终于受不了佳吉烈夫的独占欲,以及两人间“既是同事又是情人”的关系,趁后者不注意在阿根廷娶了罗慕拉。佳吉烈夫一气之下开除了他,并断绝他的一切经济来源。

于是家族病开始在尼金斯基身上若隐若现(他的哥哥就在精神不甚正常的状态下掉进河里淹死),在后期脱离了佳吉烈夫控御的生命中,他把自己完全交给了虚无。他不住地呢喃,不停地创作,用可怜的疯癫的语气申述着:我是神的小丑,我是上帝的孩子,我是彼得鲁什卡!

尼金斯基的精神更加衰弱,脾气愈加暴戾,后半生就幽灵般地辗转于欧洲各大精神病院,在罗慕拉的强制下接受药物和振荡治疗(也许在治疗抑郁的同时还试图压制他的同性恋)。

没有身临其境,不敢说我一定愿意过他那样的人生,但反观自己庸常的生活,的确会羡慕他。尼金斯基真的是神的宠儿啊,字里行间都透露着天才气,文学功底再强的人,也不一定能做到这么感人至深。比起“疯”,我觉得他更像是不被理解。

尼金斯基是天才,也是疯子。但总有人觉得他一点也不疯,人们根本不了解他,就会说:啊,这人疯了!

尼金斯基写完这本书,他的意识进入了无边的黑暗中。他还要活二三十年吧,其实不活也可以了。一个没有意识的人活着干吗?这本手记写得混乱、恣肆、灿烂、高贵,像一个高烧病人的呓语,像烟花坠落前最闪亮的一瞬。他写了舞蹈,上帝,吃肉与手淫,他的梦幻与计划。天才是让人害怕的。他总让人担心会走到栅栏外面去。

但是没办法啊,天才和疯子之间,本来就只有一层纱。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4340.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