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年前 (2022-11-22)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176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我们仨》读后感:把真实的生活,安置在梦境中来写

我们仨》是当代作家杨绛创作的散文集,讲述了一个单纯温馨的家庭几十年平淡无奇、相守相助、相聚相失的经历。作者杨绛以简洁而沉重的语言,回忆了先后离她而去的女儿钱瑗、丈夫钱锺书,以及一家三口那些快乐而艰难、爱与痛的日子。

我们仨》在第一部开头就写道,八十四岁的钱钟书,被突然通知去开会。通知的人,不知是什么人;去的地方,不知是什么地方;自己还不能用车和司机,必须上对方的车。杨绛写道,感觉钱钟书被一些陌生人带走,像绑架一般,非常地不安。但钱钟书还是无法抗拒地被带走了。直到第二天,他们的女儿钱媛,才带着杨绛去看钱钟书。

那个地方继续透着恐怖的气氛——不能多说话,不懂的不能问。真是太不自由了。钱钟书所在的地方,竟然是一条船上 。就他一个人,孤零零地躺在床上。让一个八十四岁的老爷子独自离开家人的照顾和陪伴,来都这么一个陌生的地方,孤独地生活,真是太不人道了。这个地方也奇怪,叫做古驿道。杨绛每天看过钱钟书之后,只能回到客栈休息。更加奇怪的是,钱钟书所在的船,每天都还要往前航行一段,杨绛第二天只能找到下一个客栈,才能见到钱钟书。

那个时候,杨绛也是八十三岁的老人了,让一个这么大年纪的人,每天孤独地奔波在河边的道路上,也是太残忍了。但杨绛就是这么写的。我可以说是没有看懂——这究竟是为什么?同时感觉到,让一对八十多岁的老年人分开,不能安度晚年,这太残忍了,让人如鲠在喉,难以忍受。后来我想了一下才明白,杨绛是把真实的生活,安置在梦境中来写,可以说是真真假假掺和在一起写的,难怪我没看懂。

但因为这是一个长长的噩梦,所以我看着很不舒服。相比之下,我还是希望杨绛用写实的手法,就写钱钟书在住院,她每天去医院看望他,这样写的话,让我还可以感受到一种起码的人道。

还是那种特殊时期的生活吧,在她心中留下了浓重的阴影。就是我们每一个人,也因为过去的某些事留下了可怕的阴影,至今不能完全消散。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3303.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