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年前 (2022-04-24)  读书笔记 |   抢沙发  170 
文章评分 0 次,平均分 0.0

《丰子恺自述》读后感:生活总是不易,妙笔总能生花

中国现代文艺史上,如果有通才的话,丰子恺当之无愧。

他无论在文学、绘画还是书法、音乐、翻译等领域均有很深造诣。

不仅如此,他还是一个禀赋奇异、风骨高迈的传奇人物。

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称他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

你一定会好奇:这个"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有着怎样的生平呢?

让我们一起去揭开丰子恺的“真面目”:

丰子恺,乳名慈玉,学名丰润,又名仁、仍,字子觊,后改为子恺,笔名TK。1898年11月9日生于浙江石门镇,1975年9月15日在上海病逝。

他是中国现代漫画的鼻祖,是中国现代受人敬仰的画家、散文家、美术教育家、音乐教育家、漫画家、翻译家、书法家。

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名为“自传”,实为丰子恺有关自身经历的部分文章的结集。这本书按照时间顺序,选取了三十五篇丰子恺的自述散文,涵盖了丰子恺幼时至耳顺之年亲身经历的生活和日常接触的人事,内容涉及他的童年回忆、求学之路、笔墨生涯、历史流光和生活随感等,形象勾勒出了一代艺术大师六十余年的人生轨迹。

在书里,丰子恺除了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还真实记录了石门湾的市井人情,为我们展现了浙江边城古镇的淳朴风情。

他写自己:“七岁入塾即擅长丹青。课余常摹古人笔意,写人物花鸟之图,以为游戏。同塾年长诸生竞欲乞得其作品而珍藏之,甚至争夺殴打。师闻其事,命出画观之,不信,谓之曰:‘汝真能画,立为我作至圣先师孔子像!不成,当受罚。’某从容研墨伸纸,挥毫立就,神颖晔然。师弃戒尺于地,叹曰:‘吾无以教汝矣!’遂装裱其画,悬诸塾中,命诸生朝夕礼拜焉。于是亲友竞乞其画像,所作无不惟妙惟肖……”

他写家乡:“我的故乡石门湾虽然是一个人口不满一万的小镇,但是附近村落甚多,每日上午,农民出街做买卖,非常热闹,两条大街上肩摩踵接,推一步走一步,真是一个商贾辐辏的市场。我家住在后河,是农民出入的大道之一。多数农民都是乘航船来的,只有卖柴的人,不便乘船,挑着一担柴步行入市。 ”

难怪郁达夫当年就指出:丰子恺的散文有哲学味,“人家只晓得他的漫画入神,殊不知他的散文,清幽玄妙,灵达处反远出在他的画笔之上”。

丰子恺的一生,以1937年为界,分为两个大阶段。前半生前的安居乐业阶段和后半生的颠沛流离逃难之旅。

安居乐业的阶段,是《丰子恺自述:我这一生》中试水绘画、拜师学艺、赴日游学、结婚生子、创办学校过着与人无争世俗生活的岁月。从丰子恺把人生看做三层楼来攀登:“第一层是物质生活,第二层是精神生活,第三层是灵魂生活。”足以见得。

然而生活并不总带着笑脸。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年近四十岁的丰子恺拖家带口逃难,几乎跑遍了南方各地,一路接触了社会各层面的人物,目睹老百姓在战争里的生活变迁。

跟安居乐业阶段相比,丰子恺的心境则超然了许多,从他的字里行间可以看得出来:“既然无处可逃,不如喜悦。既然没有净土,不如清心。既然没有如愿,不如释然。”

巴金曾这样评价丰子恺:“我的脑子里有一个‘丰先生’的形象:一个与人无争、无所不爱、一颗纯洁无垢的孩子的心。”

日本著名汉学家吉川幸次郎在《<缘缘堂随笔>译者的话)中说::“我觉得,著者丰子恺,是现代中国最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这并不是因为他多才多艺,会弹钢琴,作漫画,写随笔的缘故,我所喜欢的,乃是他的像艺术家的真率,对于万物的丰富的爱,和他的气品,气骨。如果在现代要想找寻陶渊明、王维这样的人物,那么,就是他了吧。”

正是这种真率与超然,造就了丰子恺文章与绘画的独特魅力。纵观丰子恺的一生,一直不停地在拓展自己人生的宽度和厚度,尽管他《旧话》中一再强调:“ 我的一生都是偶然的,偶然入师范学校,偶然欢喜绘画音乐,偶然读书,偶然译著,此后正不知还要逢到何种偶然的机缘呢。”这些偶然与其说是运气,不如说是努力的必然。在《我的苦学经验》里便可看出端倪。

“从此我对于学问相信用机械的方法而下苦功。知识这样东西,要其能够于应用,分量原是有限的。我们要获得一种知识,可以先定一个范围,立一个预算,每日学习若干,则若干日可以学毕,然后每日切实地实行,非大故不准间断,如同吃饭一样。照我当时的求学的勇气预算起来,要得各种学问都不难:东西洋知名的几册文学大作品,我可以克日读完;德文法文等,我都可以依赖各种自修书而在最短时期内学得读书的能力;提琴教则本《Homahmn》五册,我能每日练习四小时而在一年之内学毕;除了绘画不能硬要进步以外,其余的学问,在我都可以用机械的用功方法来探求其门径。”

只有这样的努力付出才配得上偶然,才对得起承受的苦难,才可以赢得必然,拥有出众的才华开启不平凡的人生。丰子恺有七个子女。如果说他还有一个孩子,那就是缘缘堂了。

缘缘堂与他的人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不仅是他学习成长和享受天伦之乐的居所,还是他的精神乌托邦。

在丰子恺看来,缘缘堂“富有诗趣画意而得天独厚”,在《辞缘缘堂》中,丰子恺这样描述缘缘堂:“缘缘堂构造用中国式,取其坚固坦白。形式用近世风,取其单纯明快。一切因袭,奢侈,烦琐,无谓的布置与装饰,一概不入。全体正直,高大,轩敞,明爽,具有深沉朴素之美。”

透过这样的表述,在今天,我们依然会对缘缘堂有几分垂涎和神往。缘缘堂对他的人生到底有哪些影响?何以一写再写,以缘缘堂为名的作品《缘缘堂随笔》、《缘缘堂再笔》、《缘缘堂新笔》、《缘缘堂续笔》等一部接着一部?

可见缘缘堂之于丰子恺,绝不只是一个居所,还象征着一种生活方式,一种人生态度。在《丰子恺自述》里,《居缘缘堂》、《辞缘缘堂》、《还我缘缘堂》等章节对缘缘堂也有着墨较多的表述。

除此之外,也有读者想知道:有着传奇色彩的丰子恺,他是怎么遇到贵人李叔同和夏丐尊?他们对他在艺术成长中对他有哪些影响?

在共读的过程当中,我们会一一为你揭开谜底,带你跟随先生的足迹,看一看先生笔下的旧时风物,体验先生的“百味”人生。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234.html

关于

发表评论

表情 格式

暂无评论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