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上古完美偶像

《富兰克林自传》读后感:上古完美偶像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8) 浏览: 62 评论: 0

《富兰克林自传》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的一部代表作,讲述富兰克林从一位贫困家庭的孩子在经历种种磨难后成为一个令人难以置信的通才的成长经历。 《富兰克林自传》是美国传记文学的开山之作,而且还使自传成为一种全新的文学体裁。它是一部影响了几代美国人、历经两百余年经久不衰的励志奇书,它包含了人生奋斗与成功的真知灼见,以及诸种善与美的道德真谛,被公认为是改变了无数人命运的美国精神读本。 富兰克林跟达芬奇一样,是

《平面国》读后感:科幻外衣下的现实讽刺主义小说

《平面国》读后感:科幻外衣下的现实讽刺主义小说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8) 浏览: 384 评论: 0

比起科幻小说,平面国对于我来说更像是现实讽刺主义小说。 一边感慨作为一位几百年前的神学家,却能够写出这样的文字,简单明了的解释了维度,又对社会现象做了精妙的隐喻,很多讽刺到现在仍活灵活现。 这本书适合任何年龄层的人阅读,简单易懂,却又意义深刻。时代变迁,然而有些道理是永远不会改变的。 书中的理念比较超前,在那个数学已经高度发展的时代,其实大部分人对数学的理解其实其实仅限于数字,所以这样一个科普式的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读后感:另类的当代版《巴黎伦敦落魄记》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读后感:另类的当代版《巴黎伦敦落魄记》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8) 浏览: 70 评论: 0

《英国下层阶级的愤怒》是新星出版社于2019年9月出版发行的图书,该书荣获2018年英国“奥威尔奖”,被誉为“当代版《巴黎伦敦落魄记》”“21世纪最叛逆读物”,获得J.K.罗琳、肯·洛奇、欧文·威尔士等英国各界人士与媒体推荐。 前半部分在讲述一种“生而贫穷”的人生,社区发生的重大改变与居住在这里人的无关,改变生活的愿望被各方面而来的压力挤压殆尽,文化史的消亡和抗争在主流媒体上始终沉寂无声,在大众视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读后感:中华文明的家国天下

《易中天中华史:国家》读后感:中华文明的家国天下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7) 浏览: 163 评论: 0

为什么会有国家?为什么只有建立了国家,才算进入文明时代? 本书中易老师采用了一种与厚重历史不怎么相符的通俗性的写作用语,大量的使用自问自答试的写作方式,整本书的重点都围绕在『为何国家的建立才是现代文明的开端』这一问题的解答上。并且大量引用了全世界各地的文化的形成、发展、覆亡的过程,用以对比中华在同时代文化、政治的发展程度,给读者以一种非常广阔的视野。在很多例证中,易老师则举了许多『甲骨文』等上古文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读后感: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一个内核与两只翅膀

《易中天中华史:奠基者》读后感:华夏文明的奠基者,一个内核与两只翅膀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7) 浏览: 383 评论: 0

这本书还是很精彩的,易中天认为是周人或周公是中华民族的奠基者,他们的遗产包括:一个内核(群体意识),两只翅膀(忧患心理、乐观态度),三大精神(人本、现实、艺术),四种制度(井田、封建、宗法、礼乐),很启发人的。 中华民族的基调是周人定下来的。为什么不是夏或商? 《祖先》里讲,“夏其实是部落国家,商是部落国家联盟,周是国家联盟”,区别就在部落国家和国家上。夏商是还国家的草创时代,生存问题是部落首要考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大唐盛世的惋惜长歌

《易中天中华史:安史之乱》读后感:大唐盛世的惋惜长歌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7) 浏览: 294 评论: 0

就安史之乱的研究,易先生引用参考的材料主要为新旧唐书、资治通鉴、剑桥中国隋唐史、彭丽华的《安史之乱》、傅乐成的《中国通史》。最后一章主要参考李泽厚《美的历程》。 本书从开元盛世的启幕开始讲起,用宰相的交替来让我们看到李隆基在位时的唐朝如何走向顶峰,又是如何衰落。灵活的姚崇、不阿的宋璟、迂腐的张九龄、滑头的李林甫、嫉贤妒能的杨国忠。先看到这些大人物的优点,他们解决的问题。再看到这些大人物的缺点如何让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读后感:放荡不羁的时代,还是病态的时代?

《易中天中华史:魏晋风度》读后感:放荡不羁的时代,还是病态的时代?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6) 浏览: 373 评论: 0

看这本书之前对这段历史还是了解很少的,这本书加上下一本《南朝,北朝》一起看对基本的史实可以说有了一个宏观的认识和了解。 另外有一点,不觉得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男性也逐渐女性化吗?总体感觉自己生活的现在这个时代和魏晋时期有些神似,真有些担忧我们这个民族的未来了。感觉汉民族又需要重新的整合和蜕变一次了,否则会不会走上魏晋颓废荒唐的老路呢? 乱就一个字! 曹魏逼刘汉禅让,司马逼曹魏禅让,司马封建子弟,惠帝贾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读后感:春秋多君子,战国多赌徒

《易中天中华史:从春秋到战国》读后感:春秋多君子,战国多赌徒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6) 浏览: 372 评论: 0

从春秋到战国,本书史实大抵参考《左传》、《国语》、《史记》,易中天坦言一记之力书写三十六卷中华史,难、累,有意思的是在后记中特别提到,他写中华史时喜欢睡前看侦探小说放松,从而得到启发,学了迪弗的一招,叫“走格子”,类似刑侦手段一格一格收集现场证据,易教授书写前面几卷历史时用“填格子”的方法写满一个个人物。 但到了第五卷,“难了”,最大的困难,是这段历史时间长,头绪多,人物关系复杂,而且人名各种难记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读后感:对历史学小白来说的精彩

《易中天中华史:铁血蒙元》读后感:对历史学小白来说的精彩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6) 浏览: 243 评论: 0

看完终于对蒙元有点大致的概念和思路了。 成吉思汗之后,子孙们互相之间就不买帐了,各自打各自的地盘。孙子忽必烈虽然一度是名义上的总的蒙古帝国大汗,但等于是自封的,实际上对元之外的领地并没有控制力。 蒙古帝国版图最辉煌的时期,基本分为四个汗国,本质上都是独立的。忽必烈从小就有接受汉文化的教育,最早被上一任大汗(他哥哥)分配到的任务就是打金。所以崖山前后,大中华板块的政权也都是稳定延续的。 成吉思汗时期

《草原帝国》读后感:马背上的弓箭手的兴起衰落,历史的视野高度比较高

《草原帝国》读后感:马背上的弓箭手的兴起衰落,历史的视野高度比较高

读书笔记 3年前 (2022-06-05) 浏览: 397 评论: 0

《草原帝国》是法国历史学家、游牧民族历史文献专家勒内·格鲁塞创作的一部中亚通史著作,发表于1939年。 书中将活跃于欧亚草原的匈奴、鲜卑、突厥、蒙古等民族历史按草原帝国进行研究。从上古匈奴人开始,以成吉思汗时期为重点,描述了新石器时代到清朝吞并喀什噶尔、新疆被纳入中国版图为止这片欧亚大草原上无数征服者的历史,描绘了基督教文明、伊斯兰文明、印度文明和中华文明互动的历史画卷。 《草原帝国》以游牧民族所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