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福克纳简介和名言名句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福克纳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
威廉·福克纳(William Faulkner 1897年9月25日-1962年7月6日),美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意识流文学在美国的代表人物,1949年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获奖原因为“因为他对当代美国小说做出了强有力的和艺术上无与伦比的贡献”。 福克纳被西方文学界视作“现代的经典作家”。他一生共写了19部长篇小说与120多篇短篇小说,其中15部长篇与绝大多数短篇的故事都发生在约克纳帕塔法
《日瓦戈医生》是苏联作家鲍里斯·帕斯捷尔纳克的长篇小说,1958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小说通过描写日瓦戈医生的个人际遇,从一个全新的角度,表现了俄国两次革命和两次战争期间宏大历史的另一侧面战争的残酷、毁灭的无情、个人的消极。 《日瓦戈医生》证明文学的力量超越主流意识形态的作品。 除此意义外,那种描绘命运的作品的情绪,透过整个作品达到内心。 很久前看过的,作家是有勇气和认真思考和真诚反观生活。 凭着知
阿尔贝·加缪(Albert Camus,1913年11月7日—1960年1月4日),法国作家、哲学家,存在主义(有争议)文学、“荒诞哲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作品有《局外人》《鼠疫》等。 加缪1957年因“热情而冷静地阐明了当代向人类良知提出的种种问题”而获诺贝尔文学奖,是有史以来最年轻的诺贝尔奖获奖作家之一。 他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一直被看作是存在主义者,尽管他自己多次否认。1951年加缪发表了
川端康成(かわばた やすなり,1899年6月14日~1972年4月16日),日本文学界“泰斗级”人物,新感觉派作家,著名小说家。1968年以《雪国》《古都》《千只鹤》三部代表作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亚洲第三位获诺贝尔文学奖的人。 爱情,一直是文学的永恒主题,川端康成的绝大多数作品都描绘了爱情,但他的爱情主题与传统的爱情主题有很大不同。川端既不偏重爱情的缠绵悱恻和欢乐气氛,也不侧重爱情的生离死别和悲剧结
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Franklin Delano Roosevelt,1882年1月30日-1945年4月12日) ,简称为FDR,华人称为“小罗斯福”,美国第32任总统(1933-1945),美国历史上首位连任四届(病逝于第四届任期)的总统。 罗斯福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反法西斯同盟阵营的领导人之一,也是美国历史上在任时间最长的总统,他所发起的一些计划现在仍继续在美国的商贸中扮演重要角色,
没有一个小孩是不会喜欢童话故事的。 如果你都看过了大家都熟悉的《格林童话》《安徒生童话》《一千零一夜》等经典童话故事,那文学大师卡尔维诺编著的这套《童大利童话故事》你肯定不能错过。 卡尔维诺意大利童话故事”系列丛书是专门为孩子精心编排制作的“意大利童话故事集”,旨在为国内的少年儿童读者提供体现不一样文化传统的经典文学读物,领略世界范围内人类遥远童年的精彩传奇。 作者伊塔洛·卡尔维诺是意大利当代国宝
温斯顿·伦纳德·斯宾塞·丘吉尔(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国政治家、历史学家、演说家、作家、记者,第61、63任英国首相(1940年-1945年,1951年-1955年)。 丘吉尔被认为是20世纪最重要的政治领袖之一。他还是英国重要的历史学家,著有《第二次世界大战回忆录》《英语民族史》等,并获1953年诺贝
莫言,本名管谟业,男,1955年2月17日出生于山东省潍坊市高密县河涯乡平安庄(现为高密市东北乡文化发展区大栏平安村),中国当代作家,中共党员。现为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国际写作中心主任,河北大学特聘教授,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员。2012年10月,成为首位中国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 莫言非常重视文学的本体意义,体验性是他乡村写作最重要的特点,这得益于他二十年的农村生活,他与乡间社会朝夕相处,它的魅力与痛
安妮·埃尔诺(Annie Ernaux),婚前原姓杜切内(Duchesne),1940年9月1日出生于法国诺曼底大区滨海塞纳省利勒博纳市,法国女作家。 1983年,出版自传体小说《位置》,她凭借该部作品获得次年的勒诺多文学奖。1987年,出版小说《一个女人》。1992年,出版小说《单纯的激情》。1997年,出版小说《耻辱》。2000年,从法国远程教育中心退休;同年,出版小说《事件》。2003年,出
亨利·柏格森(Henri Bergson,1859年10月18日—1941年1月4日),法国哲学家、作家。 1889年,完成了论著《论意识的即时性》,提出了关于时间的新概念,标志着他的学说——柏格森主义开始逐渐形成。1914年,当选法兰西学院院士。1927年,凭借哲学著作《创造进化论》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亨利·柏格森主要倡导生命哲学,对现代科学主义的文化思潮进行反拨。他宣扬直觉,认为唯有直觉才可体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