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萨克雷简介和名言名句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年7月18日—1863年12月24日),英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世界名著《名利场》。与狄更斯齐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还著有《班迪尼斯》等作品。 萨克雷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法官。其作品对英国社会的种种势利风尚、投机冒险和金钱关系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揭露。 萨克雷擅长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的风俗
威廉·梅克比斯·萨克雷(William Makepeace Thackeray,1811年7月18日—1863年12月24日),英国作家,其代表作品是世界名著《名利场》。与狄更斯齐名,为维多利亚时代的代表小说家。还著有《班迪尼斯》等作品。 萨克雷是处于发展阶段的英国工业资本主义社会的严峻法官。其作品对英国社会的种种势利风尚、投机冒险和金钱关系进行了极为深刻的揭露。 萨克雷擅长描写英国资产阶级的风俗
关汉卿(约1234年以前-约1300年),原名不详,字汉卿,号已斋(又作一斋、已斋叟),汉族,解州(今山西省运城)人,另有籍贯大都(今北京市)和祁州(今河北省安国市)等说。元杂剧奠基人,与白朴、马致远、郑光祖并称为“元曲四大家”,关汉卿居四大家之首。 关汉卿一生的戏剧创作十分丰富,他的杂剧,有悲剧、有喜剧,题材广阔,深刻地揭露了元代腐朽黑暗的社会现实。他的《窦娥冤》《救风尘》《望江亭》《鲁斋郎》《
约翰·济慈(英文:John Keats,1795年10月31日—1821年2月23日),19世纪初期英国诗人,浪漫派的主要成员。 济慈与雪莱、拜伦齐名,被推崇为欧洲浪漫主义运动的代表。 济慈在《希腊古瓮颂》中提出了“美即是真,真即是美”这个命题,对后世抒情诗的创作影响较大。 爱与美是约翰·济慈毕生的精神追求。 约翰·济慈在五篇长篇叙事诗《恩狄芒》、《拉米亚》、《海壁朗》、《圣亚尼节前夕》以及《伊莎
东野圭吾(ひがしの けいご,Higashino Keigo),日本推理小说作家,是日本推理小说史上罕见的“三冠王”。。 东野圭吾以最简单质朴的语言不断诉说人性的隐恶与自赎,是其作品最迷人且匠心独具的部分。 代表作有《放学后》、《秘密》、《白夜行》、《以眨眼干杯》、《神探伽利略》、《嫌疑人X的献身》、《预知梦》、《湖畔》等。说集《第十年的情人节》。 1、世上有两样东西不可直视,一是太阳,二是人心。—
葛洪(283—363),字稚川,自号抱朴子,丹阳郡句容(今江苏句容市)人,东晋时期道教理论家、著名炼丹家和医药学家,世称小仙翁。 葛洪所著的《抱朴子》继承和发展了东汉以来的炼丹法术,对之后道教炼丹术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为研究中国炼丹史以及古代化学史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葛洪还撰有医学著作《玉函方》一百卷(已佚),《肘后备急方》三卷,内容包括各科医学,其中有世界上最早治天花等病的记载。《正统道藏》和《
手冢治虫(1928年11月3日—1989年2月9日),本名手冢治,因喜爱昆虫而取了“手冢治虫”的笔名,日本漫画家、动画制作人、医学博士。 手冢治虫以漫画《新宝岛》奠定了日本漫画的叙述方式,创立了日本漫画意识形态,极大的扩张了新漫画的表现力。1952年作品《铁臂阿童木》轰动日本,1953年的《缎带骑士》则是公认的世界第一部少女漫画。漫画作品《火之鸟》被普遍认为日本漫画界最高杰作。 手冢治虫的创作量惊
李益(746年—829年),字君虞,陇西狄道(今甘肃临洮)人,后迁河南洛阳,唐代诗人。 李益以边塞诗作出名,擅长绝句,尤其是七言绝句。其作品有《江南曲》、《从军北征》等。 李益作为中唐边塞诗的代表诗人,《送辽阳使还军》、《夜上受降城闻笛》2首,当时广为传唱。其边塞诗虽不乏壮词,但偏于感伤,主要抒写边地士卒久戍思归的怨望心情,不复有盛唐边塞诗的豪迈乐观情调。 唐人蒋防的传奇小说《霍小玉传》记载了李益
阿尔弗雷德·贝恩哈德·诺贝尔(Alfred Bernhard Nobel,1833年10月21日~1896年12月10日),瑞典化学家、工程师、发明家、军工装备制造商和矽藻土炸药的发明者,出生于斯德哥尔摩。 诺贝尔一生拥有355项专利发明,并在欧美等五大洲20个国家开设了约100家公司和工厂,积累了巨额财富。 诺贝尔一生都没有娶妻,只有三段恋爱史。他的初恋是一个俄罗斯女孩,但被拒绝了。 1876年
老舍(1899年2月3日—1966年8月24日),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另有笔名絜青、鸿来、非我等。北京满族正红旗舒穆禄氏,祖籍辽宁辽阳。中国现代小说家、作家、语言大师、人民艺术家、北京人艺编剧,新中国第一位获得“人民艺术家”称号的作家。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 在现代文学史上,老舍的名字总是与市民题材、北京题材密切联系在一起的。他是现代中国文坛上杰出的风俗、世
张中行(1909年1月7日—2006年2月24日),原名张璇,学名张璿,字仲衡,河北省香河县河北屯乡石庄(今属天津市武清区河北屯镇)人,著名学者、哲学家、散文家。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 张中行是二十世纪末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与季羡林、金克木合称“燕园三老”。三人又与邓广铭合称“未名四老”。季羡林先生称赞他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张中行的散文师承知堂,也就是鲁迅的弟弟周作人。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