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过一次才学会爱》读后感:放下即是得到,转变也需要勇气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是艾妮塔·穆劄尼。主要讲她经历到怎样的死後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给人们的生命讯息。 读这本书之前,我最关心两点:第一,为什么人会得癌症?第二,怎么才能自愈或者说开发出潜在的能量?读完之后,这两点的答案仍然模模糊糊,但也并非一无所获。 为什么人会得癌症?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期待的就是一个答案,一套依赖于某种理论或因果关系的解释系统,一种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逻辑。 在

《死过一次才学会爱》作者是艾妮塔·穆劄尼。主要讲她经历到怎样的死後世界,以及重生的她想要分享给人们的生命讯息。 读这本书之前,我最关心两点:第一,为什么人会得癌症?第二,怎么才能自愈或者说开发出潜在的能量?读完之后,这两点的答案仍然模模糊糊,但也并非一无所获。 为什么人会得癌症?当我问出这个问题的时候,我期待的就是一个答案,一套依赖于某种理论或因果关系的解释系统,一种能够用语言表达清楚的逻辑。 在
拿破仑·波拿巴(法语:Napoléon Bonaparte,1769年8月15日-1821年5月5日),即拿破仑一世(Napoléon I),出生于科西嘉岛,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法兰西第一帝国的缔造者。历任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年-1804年),法兰西第一帝国皇帝(1804年-1815年)。 拿破仑于1804年12月2日加冕称帝,把共和国变成帝国。在位期间称“法国人的皇帝
史蒂夫·乔布斯(Steve Jobs,1955年2月24日—2011年10月5日 [1] ),出生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美国发明家、企业家、苹果公司联合创始人。 乔布斯被认为是计算机业界与娱乐业界的标志性人物,他经历了苹果公司几十年的起落与兴衰,先后领导和推出了麦金塔计算机、iMac、iPod、iPhone、iPad等风靡全球的电子产品,深刻地改变了现代通讯、娱乐、生活方式。乔布斯同时也是前皮
查尔斯·狄更斯,全名查尔斯·约翰·赫法姆·狄更斯(1812年2月7日—1870年6月9日),英国作家。 狄更斯特别注意描写生活在英国社会底层的“小人物”的生活遭遇,深刻地反映了当时英国复杂的社会现实,为英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开拓和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他的作品对英国文学发展起到了深远的影响。 狄更斯的文学成就对世界文学的影响是巨大的。他的作品很早就被介绍到中国。1908年林纾与魏易同译了《块肉余生
蔡元培(1868年1月11日-1940年3月5日),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乳名阿培,并曾化名蔡振、周子余,汉族,浙江绍兴府山阴县(今浙江绍兴)人,清光绪进士。祖籍浙江诸暨。教育家、革命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国民党四大元老之一。 1917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
亚伯拉罕·林肯(Abraham Lincoln,1809年2月12日-1865年4月15日),美国政治家、战略家、第16任总统。林肯是首位共和党籍总统,在任期间主导废除了美国黑人奴隶制。 在美国爆发南北战争期间,林肯坚决反对国家分裂。他废除了叛乱各州的奴隶制,击败了南方分离势力,维护了美利坚联邦及其领土上不分人种、人人生而平等的权利。 2006年,亚伯拉罕·林肯被美国的权威期刊《大西洋月刊》评为影
1、爱,犯不着要生要死。 2、每个人都有盲点,最大的盲点,是维护自己的盲点,否定人家的盲点。 3、有些人不要我们,何妨往他处去求。 4、承诺都被看作是爱的最核心的部分。 5、高等生物也是基因的载体。 6、在两人关系中,期望常是一种微妙的暴力,因为这是要求别人顺从我们的意志。 7、男人专注于长相,女人专注于资源,但都期望伴侣友善、随和、可爱、亲切。 8、爱和心的伤口总是手牵手出现,如光影相随,无论我
1、你连自己身上的肥肉都搞不定,还想搞定别人的心。 2、对我来说,最难解决的事情是,如何才能不想你。 3、人都是只有喜欢的东西才会特别上心,所以一个人爱不爱你,你最清楚。 4、其实最遗憾的是从来没有感受过那种被人坚定选择的感觉。他只是刚好需要,你只是刚好在。 5、不要总是踮着脚尖爱一个人,那样很累,撑不了太久。 6、那个你以为毫不在乎你的人,在聊天窗口写满了想对你说的话,那个果断拉你进黑名单的人,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喜欢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勇气一鼓作气读完。 因为这本书借用的大环境——“癌症”——目前依然无法医治,读这本书能感受到真实的恐惧和绝望,比任何虚构的危机都能刺痛读者的神经。 最后两章太震撼了,奥列格出院之后写得很棒,有
本书原名《王守仁》,初版于1930年。 宋明六百年理学,宋代是创始,明代是结束。而王阳明之学尤为明代理学的重镇,理学在他手里达到了顶峰。 钱先生讲王学,尤提醒读者“脱弃训诂和条理的眼光,直透大义,反向自心”,以求得王学之“真着精神处”。 该书中钱穆先生把王阳明置于理学发展史中加以考察,以精炼的笔法,勾勒王学之大纲与流变,指出阳明思想的价值在于他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解决了宋儒留下的“万物一体”和“变化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