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曼·罗兰音乐笔记》读后感:果然是用音乐写小说的人,伟大作家的音乐之旅
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没想到罗曼·罗兰还写过这本书啊,而且写的还都是古典主义时期之前的音乐,果然是用音乐写小说的人。 提起罗曼·罗兰,大家都会想起他的名作《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及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是他却精通音乐,对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音乐的评论体现出他超凡的音乐家气质和崇高境界。 这是一本令人过目难忘的对音乐的精
罗曼·罗兰是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的人道主义作家,他的小说特点被人们归纳为“用音乐写小说”。 没想到罗曼·罗兰还写过这本书啊,而且写的还都是古典主义时期之前的音乐,果然是用音乐写小说的人。 提起罗曼·罗兰,大家都会想起他的名作《约翰·克里斯多夫》,以及他是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但是他却精通音乐,对音乐有着深入的研究,他对音乐的评论体现出他超凡的音乐家气质和崇高境界。 这是一本令人过目难忘的对音乐的精
沈从文(1902年12月28日—1988年5月10日),男,原名沈岳焕,乳名茂林,字崇文,笔名休芸芸、甲辰、上官碧、璇若等,湖南凤凰县人,中国著名作家、历史文物研究者。 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交界地区。 1924年开始进行文学创作,撰写出版了《长河》《边城》等小说。1931年-1933年在国立青岛大学任教,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
《开垦地》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谢默斯·希尼的自选集,由广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开垦地:诗选1966—1996》是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希尼的自选集,精选了12部诗集的代表作品、两部重要译作的精华部分以及一些以前未结集的作品。 这些作品涵盖了诗人30年写作生涯,呈现了诗人写作的整体风貌以及诗人多年来情感、风格和特色的变化。这里有优美的、田园式的抒情诗,也有许多蕴含普通却又神奇的爱的诗篇,还有一些发掘自身
让-保罗·萨特(Jean-Paul Sartre,1905年6月21日-1980年4月15日),法国20世纪最重要的哲学家之一,法国无神论存在主义的主要代表人物,西方社会主义最积极的倡导者之一,一生中拒绝接受任何奖项,包括1964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在战后的历次斗争中都站在正义的一边,对各种被剥夺权利者表示同情,反对冷战。他也是优秀的文学家、戏剧家、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 他的一生波澜壮阔,曾参加反法
《癌症楼》是索尔仁尼琴的代表作一,也是他据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主要作品。 《癌症楼》是一部呼唤人性的人道主义作品,同时又是剖析社会“毒瘤”,思考社会悲剧之根源,反思时代和历史的作品。 喜欢这本书,但是一直没有勇气一鼓作气读完。 因为这本书借用的大环境——“癌症”——目前依然无法医治,读这本书能感受到真实的恐惧和绝望,比任何虚构的危机都能刺痛读者的神经。 最后两章太震撼了,奥列格出院之后写得很棒,有
读柯莱特的文字,要反复读,要用铅笔勾画线索,即使一两页的小故事也值得这样做。 这样小学生学课文式的方法主要是基于我第之前没有深入了解过柯莱特,她的创作背景,创作三观这些前课都没有做过,对于两性精神生活的阅历和阅读少之又少,专业知识学习有局限,存在很多知识断层知识盲区,所以我读的很慢。 从每一句话到每一故事的理解都是了解柯莱特的一个积累过程,是那种慢慢攀爬的感觉,周围有神秘蓝色的雾,有只无形的手拉拽
萧伯纳,全名乔治·伯纳德·萧(George Bernard Shaw,1856年7月26日—1950年11月2日),爱尔兰剧作家。 1925年因作品具有理想主义和人道主义而获诺贝尔文学奖,他是英国现代杰出的现实主义戏剧作家,是世界著名的擅长幽默与讽刺的语言大师,同时他还是积极的社会活动家和费边社会主义的宣传者。 他支持妇女的权利,呼吁选举制度的根本变革,倡导收入平等,主张废除私有财产。 他主张艺术
这是一个世代寻梦的故事,也是因果轮回不断复现的故事。 他们梦想恢复自己应有的财产继承权,也希望街区生活安宁和谐,而阻挠他们的便是街区里的恶霸——又称头人,还有财产经管人。经管人通过经营祖父杰巴拉维——“这片土地的拥有者”——的家产获取收入分给各个头人,以此换取头人们对他的保护,街区民众长期生活在压迫中,却敢怒不敢言,因为失言招致的不仅仅是一顿教训,还有可能是死亡。 民众需要一位领头人来变革,于是街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