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读后感:集权的偶然与必然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中,易中天老师让我明白了集权的偶然与必然。 自越王勾践起兵伐吴之时,一个贵族的时代便开始拉下帷幕,跳梁小丑、鸡鸣狗盗之徒横行天下。至秦末汉初,士随着贵族的消亡也归于尘土。汉继秦制,延续了这个帝国时代,也走向更远。 集权是必然的,帝国的缔造者本身就是军事集团。军事集团最喜欢的莫过于权力集中和领袖独裁,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所以,由军事集团缔造的权利社会必然是集权的,也必然
《易中天中华史:秦并天下》中,易中天老师让我明白了集权的偶然与必然。 自越王勾践起兵伐吴之时,一个贵族的时代便开始拉下帷幕,跳梁小丑、鸡鸣狗盗之徒横行天下。至秦末汉初,士随着贵族的消亡也归于尘土。汉继秦制,延续了这个帝国时代,也走向更远。 集权是必然的,帝国的缔造者本身就是军事集团。军事集团最喜欢的莫过于权力集中和领袖独裁,也只有这样才能克敌制胜。所以,由军事集团缔造的权利社会必然是集权的,也必然
终于读到了《易中天中华史》系列的倒数第二册,限于丛书体量的压缩,将明清两代的诸多内容都压缩在了这本《大航海时代》中,导致陷入了一个很尴尬的境地:想要面面俱到,但都浮光掠影;想要理清脉络,但起转承合却极其生硬。 一如书名所示,本书先分析了郑和下西洋的原因,永乐皇帝想要宣皇威于海外从而获得万邦来朝的政治合法性,这才是这位篡位者热衷于让郑和下西洋的部分原因。谈起与西方的交流,自然也跳不开西方科学技术在中
在礼崩乐坏的时代,各个思想家纷纷开出自己的药方,孔子以仁爱,墨子以兼爱,老子以无为,庄子逍遥自由,压根不跟你们玩,韩非现实,坚信人性本恶。 百家争鸣是一个神奇的存在,春秋战国何以产生如此优秀的思想? 三百年的争鸣,诸子所议论的最主要的就是如何治国和如何做人,但三百年的争鸣,又其实没有结论。好像都说得挺对,好像又都有漏洞。 但是,这确实是中华历史上思想碰撞的最好时代。 先秦诸子的思想真的很宏大,对制
《易中天中华史》一系列书适合快阅读,也不失专业性。 易中天老师的这一套书定位准确:普及历史知识,提高人文修养。是的,就是太适合我们这种喜欢历史又不知道何从下手的历史迷。 细细读来,确实如此。 和专业的史学名著不同,本书没有繁琐的考据,没有大篇的史料排比,也没有晦涩的语言,基本都是以散文化的形式,以最简要的方式勾勒出历史轮廓,娓娓道来,语言优美,幽默风趣,又不失专业性。 我们这种入门级历史迷,一方面
南北朝是一本五胡人入侵的历史,也是一段中华民族大融合的历史。 今天的汉族已经不是完全的汉族,我们的血液中流的是几个民族混合的血液,南朝北朝的历史,充满血腥和背叛,杀戮和英雄,几乎每一个王朝都那么的短暂,其中有儿子对父亲的杀戮,有女人对丈夫的背叛,胡人和汉人有着完全不同的价值观,道德伦理。 所以,有了更多令今天的我们看到的纷乱,回头看历史,却从其中看到很多的道理,无论胡人还是汉人,无论历史还是现在,
汉朝的制度,在延续秦制的同时,也继承周制,即制由秦帝,政借两周。 汉武帝在位时,最重要的事是巩固皇权。只要能实现,不在意任何手段。儒家好用的时候,不妨歌舞升平,一旦不够趁手,也会拿起法家,杀人如麻。 汉武帝统治时间之长,对历史影响之深远,确实非同一般。独尊儒术,虽然在汉武时期并没有完全执行开来,但这是一个非常不好的开端,之后各个王朝的发展,都是在加剧这个现象。 汉武帝北击匈奴,开疆拓土,从此,历史
当今世界的文明,西方是在罗马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而东方在汉朝的基础,双方几乎是在同一时间点起步。 受希腊文化影响,罗马通过奴隶贸易获得了希腊文明,并扩展到整个罗马领土进而传播到外部世界。而汉人通过丝绸之路贸易和匈奴西迁,也将中华文明向外传播,共同影响世界。 两大文明的共同特点是开放和包容,也都有强大的吸收能力和同化能力,这才形成当时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文明圈。只不过,这种海纳百川的精神和兼收并蓄的能力
易中天中华史并不是通史一类面面俱到的鸿篇巨制,但却总能够提纲挈领,抓住历史脉络和中华文明的渊源。 理学之于南宋,无异于基督教之于拜占庭帝国。 宋高宗逃到了临安,面对半壁江山,肯定无限感慨。 关于朱程理学,从理论的角度,是给儒家学说套上了一层形而上学的皮,使其有了哲学的思维方式。 从当时的实际出发,再次统一了因政权更迭而散乱的思想,回到了独尊儒术的年代。从本质上讲,是存天理而灭人欲的教条,限制了人性
有鬼神无宗教,有崇拜无信仰。这就是华夏民族的文化特点。 从西周到春秋我们民族的少年时代,也曾有过那样的真性情真血气,舍生取义一死以报知己的刺客,追求真爱敢爱敢恨的情人,作战犹如竞技一般讲求规则与风度的战士,忠心耿耿无愧于君无愧于心的臣子,有礼有节不卑不亢慷慨从容的使节,以及具有着人情味的鬼神。 其实本书内容主要讲的是春秋时代,大概因为春秋时代故事比较多吧。书里通过杀身成仁的刺客,追求真爱的情人,义
讲述西方历史,绕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君士坦丁为巩固政权,推基督教为国教,之后教廷与政廷时而倚靠时而对峙,共同书写了漫长的历史篇章。阿拉伯更是在宗教的旗帜下南征北战建立帝国,即使帝国衰亡,文化早已渗入,政教合一的原则延续至今。 这就是文明的走向。 在这浪潮激荡的岁月,中华文明一方面与世界保持着若即若离的联系,并将佛教中国化为禅宗,另方面则按照自身的趋势走向巅峰。灿烂辉煌的唐宋,正是世界文明圈的时代
近期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