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爱的人,悲伤不可琢磨,无法消弭,不可承受。某人离去的悲伤并非是短暂的,有时候它是永久的。这个人给了我别人给不了的爱,所以这份爱弥足珍贵,故此舍不得遗忘。于是我怀抱着不现实的爱,一面被温暖,一面被侵蚀。我们躺在床,感受着无边的孤独,喃喃自语而无人回应的酸楚。终有一天,世界会在顷刻间醒来,因为爱。爱你的人会逝去会离开,但爱不会,爱会延续会传递。爱是不可能治愈的悲伤唯一的安慰剂,爱也是悲伤被缓解的指定良方。
无论我们何等悲伤,也会在某个时刻,希望有一只牵起我们的手,带我们穿越这片茫茫戈壁。我们沉溺于悲伤的瘾,缘于我们迷恋温润的亲密,并厌恶浓烈的孤独。然斯人已不在,剩你独自饮泣,他/她若真的爱你又怎舍得你如此这般?在没有他/她的世界,你又能信任何人?和你有着相同际遇的人吗?丧夫8年的美国女人简·华纳,与失去爱的悲伤奋争了8年,为此写下了《悲伤缓解手册:学会在悲伤中充实生活》(英文书名《悲伤日复一日》)(以下简称《悲伤缓解手册》),用日记体形式记录浓缩在一年的每一天里疲于抗争的心路历程。
每一天你都会看到一种安慰,每周还围绕一个主题提出一个增强抵御悲伤神经肌肉的练习,你可以用五十二周的时间重温爱的旧梦,并让生活变得充实。这些主题是陷入悲伤的人们熟悉的词语:孤独、回忆、恐惧、困惑、否认、麻木、内疚、亲密、抛弃、眼泪、筋疲力尽、感恩、信念、愤怒、没人理解我的感受、特殊的日子:纪念日、身体症状、走出去、绝望、希望、值得不值得……每个主题下7个日子里每一天,都由相关主题阅读的名著摘选的名句和作者的亲身感悟组成,这些字句变奏出交响乐般的悲伤进行曲,引领你前进。
正如我们的挚爱不可描述,我们的悲伤也莫可名状。唯有时间可以治愈,唯有时间可以治愈?唯一可以确定的是悲伤仍在,悲伤还在延续,悲伤从未离开。有时候我们忘记,有时候忽然记起,某人离去的影响无形无声,但我们无从逃避,它与身同在。作者说,失去了爱的人,心理上无靠,生理上无依。我们理解悲伤的深度与我们对悲伤的看法相对应,与其说悲伤莫可名状,我更愿意相信作者所说,悲伤是一辆变幻莫测的过山车。
阅读这本书,可以看见作者在悲伤中痛苦挣扎,更可以体会到作者对于亲人深沉而浓郁的感情。关于如何阅读这本书,作者介绍了两个不同的思路:从第一周开始阅读,或者随意翻看;可以每周一个主题,也可以一周多个主题。我在阅读过《悲伤缓解手册》文本之后,觉得或许可以用下面方式来阅读更佳。
记录是一个很重要的方式,在强烈的悲伤中我们很难理性思考,即便是在冷静下来也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与自己对话。在寻求解脱的时候,与自己沟通并非自言自语,而是要有一个时间跨度来进行缓冲,才能得以从过去的自己获得一些有用的信息。《悲伤缓解手册》引用了大量的“语录”,的确有用,不过也需要我们与自己的境况结合来进行一些思考和感受。没有循序渐进的自我心理建设,那阅读本书也就毫无意义。所以希望大家一边阅读一边拿起笔记录下每周主题的所思所想,在下一周的时候再行翻看,可能会有更多的收获。
《悲伤缓解手册》每周的“悲伤耳语者”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这意味着作者希望你通过这样的方式来与自己进行沟通或者通过这些环节来以更加理性或者感性的角度认识自己。而我要说的“交流与倾诉”则与之稍有差异:一个是由己对己的自我对话,另外一个是从外界寻求帮助。从私密的社交生活汲取亲密关系带来的信任感是缓解悲伤的一剂良方,通常悲伤的事情是由于失去了一段可信的关系,而另一段可信的关系则或许可以让悲伤的人获得一些安全感与被需要的感觉。倾诉也可以由一些正向的反馈来获得更有用的信息,可能是额外的正向评价,也可能是更加不同的思维方式以便于走出思维的盲区。
除特别注明外,本站所有文章均为书非借原创,转载请注明出处来自http://www.shufeijie.net/1431.html
暂无评论